“贾维斯,检查机甲。”“所有系统常规运行。”黑料网 在黄彦钧发布的视频里,随着他的一声指令,机甲手臂的肘关节立即转动起来,紧接着,各部位装甲依次响应,自动开合。记者了解到,这套机甲不仅动作灵活,还能根据展示需要,加装烟雾、激光束等道具。 为何做道具机甲?“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,央视电影频道播出了电影《钢铁侠》,电影里主角靠自己制造的钢铁机甲脱离了险境,并化身为钢铁侠,我感觉特别神奇有趣,就有了自己动手造机甲的梦想,所以从小学开始我就在研究电子产品。”黄彦钧说。 从此,DVD光盘、旧电路板都成了黄彦钧的“宝藏”。他还经常去家附近的废品收购站淘旧电器、废零件,并把它们拆解、改装成激光笔、电蚊拍等,这让他成了学校有名的“拆家电少年”。 这套道具机甲是一套可穿戴装置,融合了机械结构、电子控制与AI技术。不同于传统影视道具依赖图形化软件的设计模式,黄彦钧选用了工业级参数化软件UGNX。为了让机甲穿戴轻便且动作流畅,他先在软件中构建机甲的三维模型,精确计算每个部件的尺寸、重量和连接方式,再反复在电脑上进行机械仿真和运动计算,模拟关节活动、装甲开合等动作,确保结构合理。 完成设计后,他通过3D打印技术,将设计好的模型转化为实体部件,再进行拼装,一次性成型。 为了让道具机甲具有对话功能,并且能够“听懂”指令,黄彦钧还将精简版的GPT大模型部署在RDKX5终端板上,并围绕语音控制功能编写了一系列算法,将语音指令与机甲的动作精准连接起来,并将系统设置为离线运行模式。经过反复调试和优化,这个道具机甲终于能稳定运行。经典黑料
|